靠前代非組合壓型鋼板(開口板)
產生背景:20世紀末期,隨著鋼結構建筑的不斷發展,傳統現澆板的施工速度明顯跟不上鋼柱和鋼梁的施工速度。影響整個結構的工程進度。同時由于現澆板的施工仍需要大量的模板和腳手架,這和鋼結構的現場施工管理的要求產生巨大的偏差,從而使整個施工環節產生不匹配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無需支模、拆模,能提供施工平臺的壓型鋼板開口板獲得了迅猛發展,其作用為 樓 板的較久性模板。它僅作為施工階段模板使用,屬于較久性 模 板,只驗算施工階段受力,在使用階段不參與 結構受力???不考 慮 防火措 施,但 樓 板 整 體 厚 度須 滿足規范要求(防火要求),即壓型 鋼 板 板 肋上部混凝土厚度須達到80mm。非組合樓板可用PKPM軟件計算,但是里面只有開口板板型,對于樓板可單獨拿出來計算,對于一些大型壓型鋼板廠家都有技術標準可供選用。
其優點是國內應用較早,有國家規范,施工經驗豐富,生產制作快速、造價低。
缺點:肋較高,樓板結構層厚度大,使建筑物凈高減小,直接導致建筑整體成本增加。樓板下表面呈波浪形,板底不平整、不美觀,樓板雙向剛度不一致,抗震性能差,對于酒店、住宅等項目必須做吊頂。鋼筋綁扎繁瑣,鋼筋間距不易保證,下部受力鋼筋需要現場手工焊接短鋼筋,效率緩慢,保護層厚度不易控制。單向板設計,只能通過增加整體鋼板厚度才能滿足較大跨度樓板施工階段受力,造成材料浪費;雙向板施工不便,必須犧牲肋高以下混凝土及板厚。
管線敷設施工時,垂直與板肋敷設須放置在板肋上部,對于板厚較小的樓板會影響到上部鋼筋施工空間。雖然單板的價格低廉,但是由于其施工繁瑣,所需人工量大,綜合造價反而偏高,經濟效率低。
第二代組合壓型鋼板(閉口板)
產生背景:20世紀90年代初期和末期,是多高層鋼結構建設的高峰期,同時也是材料工藝與建筑技術進入高科技階段的體現,普通開口板的出現解決了與鋼結構配套施工。但由于其材料價格高,而在使用階段又不考慮鍍鋅鋼板代替受力鋼筋的作用。樓板中混凝土和鋼筋材料用量基本與現澆板持平或略高。所以造成普通開口板樓板整體價格基本是現澆樓板的1.6倍以上。
考慮以上存在因素,工程師改進了普通開口板,在鍍鋅鋼板上增加剪力槽,通過混凝土的握裹作用,形成兩者的共同作用。由板肋提供豎向剛度,通過板肋形狀與抗剪槽提供水平抗剪承載力,必須保證樓承板與混凝土緊密連接,通過調整厚度以調整樓承板剛度,使壓型鋼板在使用過程中參與樓板的受力,代替下部受力鋼筋,從而節省了混凝土中鋼筋的用量。
材料、板型、有效寬度、展開寬度、鋼板利用率、較小厚度、防腐年限經濟、便捷、安全、可靠縮口板
≥110mm。
防腐年限
按照英國標準,一般熱浸鍍鋅板在雙面度量275g/m2、室內、干燥的條件下,首度需要防護的時間為22.5年。
受力特點及選型計算
受力特點:作為組合壓型鋼板,在施工階段作為模板,承擔施工階段荷載,在使用階段,鋼板
代替部分底部受力鋼筋,和現場配置的鋼筋一起承擔樓板自重及使用荷載。
選型計算:組合壓型鋼板設計選型時,須進行相關的彎曲、變形及承載力計算,可參考專業廠
家提供的選型表,需根據樓板跨度、厚度和除樓板自重外的允許使用荷載進行查詢;現場還需附
加的鋼筋有負彎矩鋼筋、鋼板本身提供的承載力不足的情況下須配置的板底受力鋼筋、為防火考慮的抗火鋼筋、為板面防止開裂考慮的分布鋼筋網等。如負彎矩鋼筋、附加板底受力鋼筋需根據混凝土設計規范來設計配筋,抗火鋼筋和分布鋼筋網則需根據構造及經驗來配置。
優缺點
優點: 壓向鋼板有特殊齒槽或壓痕,提高了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可代替部分板底受力鋼筋,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工期及勞動力成本。對于閉口板,板底較開口板平整,美觀,雙向剛度得到提高。國內應用相對第三代鋼筋桁架模板要早,國家規范收錄。
缺點: 板型板肋高,限制了板厚及建筑物凈高,不宜在高層及超高層建筑中應用,且板底呈波浪形,雙向剛度不一致,抗震性能差,容易造成樓板開裂。壓向鋼板設計代替板底受力鋼筋時,存在極大的火災安全隱患,受力的鋼板處于迎火面,直接接觸火焰,極易形成高溫。一是使高溫鋼板強度減弱或消失;二是混凝土中的結晶水形成蒸汽并高壓迫使鋼板鼓包,鋼板與混凝土將發生滑移和脫離,鋼板與混凝土無法再共同工作,鋼板代替受力鋼筋的作用也隨即消失,樓板在受力的情況下將被破壞。第二代組合壓型鋼板火災后將無法修復:一是鋼板受高溫后,本身材質發生變化,強度及延性發生改變;二是鋼板與混凝土脫離后,粘結接觸面被破壞,鋼板無法和凝固的混凝土在此粘結嵌固;三是鋼板的防腐蝕鍍層受高溫氧化破壞,需重新刷涂防腐涂料,施工困難。特別是閉口板板肋為幾乎閉合構造,無法修復。現場鋼筋綁扎繁瑣,鋼筋間距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易控制,需現場焊接短鋼筋以控制保護
層,采用墊塊時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單向板設計,只能通過增加整體鋼板厚度才能滿足較大跨度樓板施工階段受力,造成材料浪費;雙向板施工不便,必須犧牲肋高以下混凝土及板厚。管線敷設施工時,垂直與板肋敷設須放置在板肋上部,對于板厚較小的樓板會影響到上部鋼筋施工空間。鋼板有防腐年限要求,鍍鋅層厚度要求高,但會增加材料成本。在施工時需對端部做除鋅處理,否則將影響栓釘焊接質量。栓釘穿透鋼板與梁焊接后,焊點周邊至少8mm內鋼板及鍍鋅層將被高溫破壞,并以點帶面使端部鋼板被逐漸腐蝕,栓釘失去了固定壓向鋼板的作用,將會影響使用階段壓型鋼板的錨固及與混凝土接觸面發生滑移,從而影響到樓板的實際承載能力。
由于考慮到其抗火及防腐方面的缺陷,設計師在設計時一般都會考慮在板底加配抗火鋼筋(或稱溫度鋼筋,作為火災發生或的儲備受力鋼筋)
,加上分布鋼筋、支座負筋等,在施工現場還需綁扎50~70%左右的現場鋼筋,施工繁瑣,所需人工量較大,綜合造價較高。
第三代鋼筋桁架樓承板
隨著多高層鋼結構的迅猛發展,對工程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鋼結構構件工廠產業化生產大大縮短了工程工期,樓板的施工方法已是影響工期的重要因素。靠前代、第二代壓型鋼板其板肋較高,使建筑物凈高減小、樓板下表面不平整、雙向板設計及施工困難、鋼筋綁扎繁瑣、鋼筋間距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好控制、存在嚴重的耐火及防腐缺陷等問題,必須解決。第三代鋼筋桁架樓承板除具有前兩代鋼樓承板及現澆板的各種優點外,還具有自身的特點,技能充分發揮鋼結構施工周期短、又具有施工質量容易控制的優勢,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和好評。
鋼筋桁架樓承板屬于第三代鋼結構配套樓承板,與普通的非組合壓型鋼板及組合壓型鋼板的板型有較大區別,是將混凝土樓板中的受力鋼筋在工廠中加工成鋼筋桁架,然后再與壓型鋼板電阻點焊為一體的鋼樓承板產品。鋼筋桁架采用高頻電阻點焊組合,形成結構穩定的三角桁架,
底部壓型鋼板板肋明顯減小,只有2毫米,幾乎等于平板。
鋼筋桁架樓承板剖面圖
受力特點及計算
受力特點:作為較新一代鋼樓承板,其受力模式更為合理,不再單純依靠鋼板提供施工階段強度及剛度。其施工階段強度和剛度由受力更為合理的鋼筋桁架提供。在使用階段,由鋼筋桁架和混凝土一起共同工作。鍍鋅底板僅作施工階段模板作用,不考慮結構受力,但在正常的使用情況下,鋼板的存在增加了樓板的剛度,改善了樓板下部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選型計算
鋼筋桁架混凝土樓板根據工程情況可設計為單向板,也可設計為雙向板,而不必遵守樓板長邊與短邊的長度比例關系,但設計為單向板時,在長邊方向應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鋼筋。在混凝土樓板從澆筑混凝土到達到設計強度的過程中,進行施工和使用兩個階段的計算。施工階段進行上下弦鋼筋的強度驗算,受壓弦桿和腹桿的穩定性驗算,鋼筋桁架的撓度驗算三部分。
使用階段須計算四部分:樓板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板底受力鋼筋應力控制驗算,支座裂縫控制驗算。
為便于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快速、簡便的選擇合適的鋼筋桁架樓承板型號,可參考設計選用表,表中的模板型號包含了常用的TD1~TD7
系列,桁架高度范圍為70mm~270mm的所有型號,相對應的樓板結構層厚度范圍為100mm~300mm。查表時,根據樓板厚度、跨度,除樓板自重的附加使用荷載情況即可查的相應型號及所需增設的負筋。
優缺點
優點:彌補了靠前、二代壓型鋼板的缺陷,并具有自身的特性優勢:受力模式合理、樓板整體性能優越,施工便捷、環保,工期有保證;第三代鋼筋桁架樓承板采用鋼筋桁架與鍍鋅底板相結合的模式,使得樓板的整體受力性能等同甚至優于傳統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相對于傳統的現澆混凝土樓板,免去支模、拆模、鋼筋綁扎等繁瑣的施工工序,極大提高了樓板的施工速度,特別是對于高層建筑,對項目整體進度提供了一定的保證。板底平整、凈高有保證,樓板雙向剛度一致、抗震性能好;鋼筋間距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有保證;鋼筋桁架是通過進口設備自動焊接而成,上下弦及腹桿鋼筋之間的節點間距穩定,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可得到有效保證,給施工帶來便利,為樓板質量提供保證。傳統受力構造、鋼板不參與受力、無需防火及防腐涂料,即安全又經濟;雙向板設計及施工簡便,適用于大跨度樓板;設計成雙向板時,只需在現場進行配置垂直桁架方向的受力及構造鋼筋,下部鋼筋可穿過桁架,置于下弦鋼筋上部即可。對于跨度較大的樓板
設計成雙向板時,可增加樓板厚度和桁架鋼筋直徑;也可在跨中設置一道臨時支撐,可節省鋼筋用量,降低造價。產品類型多樣、應用領域廣泛。目前為止,鋼筋桁架模板已經在多層廠房、多高層鋼結構辦公、酒店、住宅建筑、超高層鋼結構建筑、不規則樓面(圓形、橢圓、其它形狀)鋼結構建筑、降板結構、厚板結構、鋼筋混凝土結
構、鋼筋桁架混凝土預制板等項目中得到應用,技術成熟,市場容量巨大。